她这话不禁勾起李家人的回忆,他们家供着一个读书人,对以前和现在的书价再直观不过。
以前他们倾尽全家之力,日子过得苦巴巴的,就为了多省一点钱给李锦章买新书。
可是现在,书的价格下降,他们不光都能把孩子送去学堂,还能负担起书费和学费,这在他们以前,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
“唉,书价降下来有好处也有坏处,好处是咱们这些泥腿子也有沾文化气的一天,坏处是读书人多了,以后文人的地位一定不如以往。”李父开口叹息道。
李大牛和李二牛沉默片刻,然后摸了摸儿子们的头道:“没事,就算他们以后没办法步入官场,光凭力气也能养活起自己。”
现在已经不是以前,以前他们只有种地一条出路,现在他们路多了很多条,每条都能让他们饿不死。
距离青云县有段距的李家都能感受到变化,并且获益,中心青云县的繁华更不用说。
经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起来,并且随着云清泉修路架桥,方便了行人、官府的同时,极大增加了各方的贸易往来。
最先被惊动的是青云县隔壁的几个县城,他们距离青云县最近,是最能感受到青云县繁华的人。
以前的青云县和他们县城并没有什么两样,除了官方主干道外,其余地方都是泥泞小路,一下雨就极难行走。
可是现在的青云县却到处都是平整宽阔的大路,哪怕是雨天,各地来往的商人也不见少。
如果说百姓们对青云县的变化是羡慕和嫉妒,却无力改变的话,那么其余县令对云清泉就是羡慕、眼红。
都不用等到三年后,他们就知道青云县做出来的政绩有多出色。
反观他们,说好听一点是稳,说难听一点,就是故步自封。
如果大家都是这样,也就不说了,可是青云县偏偏就是一个意外。
身为一方父母官,他们就算不爱戴治下的百姓,也得看中自己的政绩,看着青云县一骑绝尘,让他们追都追不上,其余县令心里真是要多酸就有多酸。
“出身好就是不一样啊,钱大把大把的撒出去,能不出成绩吗。”县令聚会,有县令忍不住酸味冲天道。
“可是我怎么听说青云县用来修路和筑桥的工钱,都是青云县公中出的。”也有县令叹道。
“这怎么可能?青云县公中能有多少钱!”
大家都是县令,而且地方都挨着,公中的钱基本都差不多,完全不够支付修桥铺路的原材料和工钱,所以他们才眼红云清泉的出身,觉得他们要是有云清泉的身份,上了也能行。
“好了,都别胡乱猜测了,这次我叫你们过来,就是让你们也学学青云县的经验,看能不能把你们各自县的政绩也做出来。”知府杨大人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