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反观阿樱呢?回来把账目交割清楚后,倒是也把那荷包拿出来给她瞧了一眼,说是王家给的赏钱,但却没有半分想交回给她的意思,她只能做个顺水人情,让她自己留下。
因此,于韵青怀疑这里面应该还有别的什么隐情,只是话说到这地步,她也知道不可能再问出来了,曾荣不说肯定有她不肯说的理由。
谁知好巧不巧的,她正要放曾荣离开时,有侍女来报,说是前厅又来了一位公子,点明要见曾荣。
得知这位公子是那日三人行中的其中一位,于韵青陪着曾荣一起去了前厅。
曾荣一看不是王梵也不是顾砭,而是她不认识的那位,微微松了口气,她对此人的印象比那两个要略强一些,至少那日这人还向她行了个抱拳礼,言辞中也并无半分轻视之意,这点颇为难得。
这不,见到曾荣和于掌柜,他再次行了个礼,“不好意思,在下又来劳烦曾姑娘。”
“公子有话请讲。”曾荣回了一礼。
对方一听,略带羞涩地笑了笑,打开了手中的卷轴,是一幅芍药图,看到这幅画,曾荣再次受到了惊吓。
第一百零三章 不领情
原来,李漫这次来是想请曾荣绣一幅屏风。
那日和王梵、顾砭从绣坊出去后,李漫问过王梵因何要和一个小绣娘过不去,王梵不承认自己是和曾荣过不去,相反,他认为自己是在照顾曾荣,想给曾荣介绍点绣活,如此一来,也相当于间接告诉绣坊的掌柜和老板,曾荣是他看重的人,不得轻易欺负。
由此,李漫才知曾荣是从乡下来的,年龄也比一般的绣娘小三四岁,无根无基的,很难说不被人排挤和欺凌。
和王梵、顾砭分开后,李漫也不知怎么回事,总是放不下这件事,时不时想起曾荣站住聚茗轩前的犹疑,也想起她在书肆翻阅书籍时的专注,还有她被他们戏弄时的淡定,以及那日在绣坊拒绝他们时的决然。
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?
农村来的,看身高,也就十一二岁,一身棉布粗衫,不施脂粉,更无任何饰物,只除了腰前挂着的一个荷包,怎么看都像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粗鄙女子,可接触后方知,他们错了。
尤其是在看过曾荣绣的那些花样和听她讲述那些关于禅语的感悟后,李漫对这个女子油然生出一分敬意,从曾荣身上,他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不施铅华什么叫芳华自在,什么叫无欲则刚什么叫岿然不动。
--